首页  教育基地

教育基地

潍县战役党性教育基地
发布人: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8-04-13   浏览次数:7275

由潍城区委组织部牵头打造,包括主展馆、潍县战役胜利纪念碑、荷花湾战斗遗址、潍县老城墙旧址、玉清宫战斗遗址和中共潍坊特别市委旧址几部分。

1.主展馆 2017年建成,落户当年潍县战役的主战场——十笏园文化街区内,布展面积780平方米,主要体现“把胜利红旗插上潍县城头”主题及“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宗旨观念、“战必胜,攻必克”的攻坚意志、“光荣地进去,干干净净地出来”的纪律意识。通过敌我攻防态势沙盘、展板、实物、视频等全面系统地还原战前、战中、战后历史情景,综合利用声光电等现代展示手段,增强震撼力、感染力。让党员干部观看教育视频片等多种形式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教育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党员身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2.中共潍坊特别市委旧址(小黄楼) 位于今潍城区向阳路潍坊商校老校区内,是一座不起眼的二层小楼。小黄楼建于1935年前后,是潍城首富丁叔言的宅第;日军占领潍县后,小黄楼成为日伪作恶的场所,是日本宪兵队潍县分队的驻所;抗战胜利后,成为国民党军队的城防指挥部,国民党第20集团军驻扎潍县时,司令部设在丁家大院,总司令夏楚中曾在小黄楼居住过一段时间。19461,国民党96军军长兼45师师长陈金城率部来到潍县,小黄楼所在大院又成为陈金城部的城防指挥部,充当解放战争时期潍县反动军队负隅顽抗的指挥机关。

潍坊特别市的接管干部在西城解放后入驻小黄楼,当时,潍坊特别市委书记曾山、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均曾在小黄楼二层办公和居住。曾山和许世友同志离潍后,小黄楼所在的丁家大院仍旧作为潍坊特别市委的办公地点。1950年中共昌潍专区地方工作委员会机关从益都迁到潍坊,仍然在这里办公,小黄楼先后成为地委办公室、宣传部、农委的办公地点。

3.潍县战役胜利纪念碑 位于白浪河西岸、东风街与和平路交叉口以北200米路东处,竖立于一泰山原石。旁边一石上,由曾经参加过潍县战役的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迟浩田将军亲题“潍县战役胜利纪念”八字。背后是潍坊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庆德撰写的潍县战役记文。泰山原石高115米,宽45米,厚17米,重138吨,象征着革命先烈重如泰山的精神和坚贞不屈的高尚情操。这是在2008年潍县战役胜利60周年之际,经潍坊市委同意,由市政协发起倡议,结合白浪河改造工程,建设潍县战役胜利广场并置纪念石,并于20094月落成。

4.荷花湾战斗遗址 位于城关街道曹家巷社区内。潍县战役时的荷花湾小学位于潍县城东北角,北靠城墙,南靠居民区,东侧为方圆一里多的荷花湾,西侧有一小水塘,学校位置较孤立,易守难攻。194842318时,潍县战役总攻开始。92779团于24日凌晨率先突上城头后,派五连和特务连一个排用绳索下城,在五连三排排长杨学良的指挥下,首先占领了这所小学校。后续部队下城后,由杨学良指挥,向学校西南面发展,乘夜色攻占荷花湾西南的二十多栋民房。天亮后,遭敌重兵反扑,国民党军以绝对优势的兵力,不断向5连压缩。双方逐屋逐院地反复争夺,彼此伤亡都很大,战斗异常惨烈。24日中午时分,剩下20余人的五连退至荷花湾小学内顽强坚守。五连和特务连一个排孤军奋战,一直坚守到下午4时左右迎来援兵,牵制了敌人大量兵力。战斗结束时,五连和特务连一个排的160多人只剩下16人,其中只有2人未负伤。为纪念荷花湾战斗,潍坊市政府在城市改建中特意于19898月在荷花湾原址上建设了文化广场,名之曰“忆荷园”,打造了一个寓教于生活、寓教于环境,特色鲜明的开放式红色教育基地。

5.玉清宫战斗遗址 位于原潍坊市聋哑学校校内。 玉清宫原是一大型道观,因地处城北之故,俗称北宫。当时的北宫,古树参天,有十几座殿宇,院外有很多坟。这里地势稍高,四周视野开阔,非常利于防守。当年国民党军利用庙宇作核心工事,在周围修建了大量子母堡群,火力能控制整个西城城北地区,由国民党整编45师的一个主力营据守。因此,北宫据点的知名度很高,被国民党军视为攻不破的堡垒。1948 48日晚,山东兵团92677团采取土工作业方式接近北宫敌人。10日晚,正式向敌人发动攻击。由于北宫之敌防守严密,进攻遇到挫折,造成了数百人的人员伤亡,营以上干部牺牲多人。初攻受挫后,26师调整战术,向北宫侧后方实施坑道作业,对其进行合围、压缩。77团一边挖战壕一边打,战壕不断逼近,使国民党军多年精心打造的防御工事丧失了作用。412日傍晚,失魂落魄的北宫残敌被迫逃窜,战斗结束。潍县解放后,观内仅存的几个道人或还俗,或他往。1959年,北宫原址建为潍坊市聋哑学校。观内大部分建筑陆续拆除,现仅存殿宇两座,据有关人士介绍,分别是当年玉清宫和玉皇殿的主建筑。

   6.潍县城墙遗址  位于潍城区城关街道北马道北侧。潍县以“双城”著称,西城、东城相距仅100多米,中间有白浪河穿过。西城又称城里,是传统意义的“潍县城”,城墙方圆8里。据志书记载,西城始建于汉代,原为土城。明代崇祯12年改建为石城,外侧墙皮全用青石砌成,城高13.3米,厚8.3米。潍县城因其高大坚固,有“鲁中堡垒”之称。据说潍县战役之前,历史上从没有一支队伍凭武力打开过潍县城。东城城墙由三合土夯成,高度仅有7米左右,厚度也不及西城。潍县战役先打的西城,西城的北城墙是当时的主攻方向。1948423日傍晚发起总攻,927师于当晚从荷花湾正北方向突上城头,向城内投入1个连。但是,由于敌人疯狂反扑,敌我双方在突破口处形成相持状态。24日中午,925师在北门处打开了第二个突破口,并迅速投入纵深作战,终于扭转战局,夺取了西城。该遗址就是当年2573团夺取的第二个突破口东侧的城墙。

 
潍县战役党性教育基地主展馆
中共潍坊特别市委旧址(小黄楼)



友情链接